6月21日,美國《涉疆法案》(UFLPA)正式開始實施,該法案涉及新疆生產的棉花、西紅柿以及光伏多晶硅等產品,有效期為8年。 美國國土安全部公布的涉疆企業名單中,包括合盛、大全、協鑫和東方希望等多家多晶硅企業,但不包括下游光伏企業。 但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上周發布的指南稱,從新疆地區外采購多晶硅的太陽能企業也可能會被審查,因為需要核實在其產品制造過程中是否與新疆多晶硅混合。 此外,CBP發布的指南中還提到,涉及多晶硅產品的進口,供應商需要提供多項證明,其中包括: *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文件,列出出口貨物中涉及的所有實體。 *提供生產中每個步驟的流程圖,并確定每種材料的來源地區。 *提供與每個生產步驟相關的所有實體的清單,即使出口公司沒有直接與他們合作。 據了解,該法案于2021年12月由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簽署,在該法案正式實施前,美國針對中國進口的相關產品實行暫扣令(WRO),此前隆基、晶科、天合光能和阿特斯等中國企業的數百兆瓦太陽能組件就因此被扣留了數月,盡管這些企業表示沒有使用合盛硅業的多晶硅,而在今日該法案實施后也將替代W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