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价格的上涨短时间内不会缓解,意味着储能系统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偏差,短时间内还不会解决。因此,目前的储能市场还多由发电侧的新能源“强配”储能驱动。 彭博新能源预计,随着主要成本器件锂电池的价格下行,2025年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有望较2019年下降40%,国内少部分地区才有望率先实现“光储平价”。而国家部委的规划中,2025年对储能赛道来说也是一个关键节点。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 30%以上。 也就是说,储能市场还要再忍耐两三年,才能等到大规模的商业化。届时,潜力巨大的用户侧储能市场将被激活。不论是在自家屋顶安装光伏,还是成千上万的电动汽车充电场站光伏发电,储能将成为越来越多用电单位的标配。这将是黄世霖所判断的,比电动汽车更大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