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3pl7l"><ruby id="3pl7l"><ol id="3pl7l"></ol></ruby></pre>
<track id="3pl7l"><span id="3pl7l"></span></track>
<address id="3pl7l"><strike id="3pl7l"><span id="3pl7l"></span></strike></address><listing id="3pl7l"></listing>


    光伏“房地产化”,地方政府跑步进场揩夺产业红利

    2022-08-11 09:06:20 太阳能发电网
    作者:Mr蒋静 来源:Mr蒋静的资本圈

    光伏,成为地方政府眼中的一道光。

    地方经济发展吃力,光伏行业大红大紫,坐拥光伏资源的地方政府,很自然地打起了光伏生意的脑筋。

    “以产业换项目”,正在成为各个地方释放光伏项目的必要条件。

    在房地产经济穷途末路的当口,同样以土地为载体的光伏,恰巧成为地方政府寻求产业突破口的新工具。

    01

    光伏成为“唐僧肉”


    “以产业换项目”,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台面上或台面下的硬性要求,甚至是必要条件。

    不少地方甚至明文规定,“新能源项目必须配套产业或有补偿”,毫不含蓄。

    这里就不点名了。

    归根到底,光伏项目是基于土地的稀缺资源。

    本公众号在4月9日曾发表《对比锂电,谁说光伏上游没有“稀缺资源”?》,其中提到:

    光伏的上游资源不是硅料,而是太阳光照,掌握者是集中式电站的地方政府或者分布式光伏的屋顶业主,获取这些资源需要付出成本或代价。

    其中,集中式电站资源,更是香饽饽,并成为地方政府眼中的“唐僧肉”。

    这个现象,有两个时代背景。

    一方面,光伏行业大红大紫,大干快上,“资产负债表”急速扩张,资源掌握者,无不追求利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土地财政走向末路,地方财政普遍紧张,产业、税收及招商压力山大,地方政府刚好存在产业招商的极大渴求。

    两相结合,光伏变成为一道耀眼的光。

    地方政府不会将手中的资源拱手白送,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产业招商的机会,光伏成为恰当时机送上门的“唐僧肉”。

    02

    短期逻辑成立


    光伏平价之后,度电成本继续下降,在多数地方上网及电价有保障的情况下,光伏收益率显示出了超越社会平均收益率的吸引力,尤其是能源央企跑步进场,更是加剧了这种吸引力。

    本公众号在4月1日曾发表《成本向下,负担向上,光伏收益率难逃宏观局限性》,其中提到:

    回归第一性原理,在目前较低宏观利率水平的背景下,社会资金充裕,优质资产稀缺,市场供需充分博弈,光伏项目很难享受超额收益,合理收益率将是正常状态,各种花式负担必然会层出不穷地冲击光伏度电成本下降带来的收益。

    而政府诉求,正是花式负担的典型。

    基于这个逻辑,不少地方政府已经非常专业地拿着项目的收益率模型来要价。

    总之,就是运营方只能拿走合理收益,超过制造端成本的超额收益,地方政府要直接或间接地拿走,甚至全部拿走。

    无论是上游制造端,还是下游运营端,都甭想染指。

    在上游度电成本下降,下游项目收益率维持最低合理水平的背景下,当前阶段注定存在超额收益,这种超额收益在预期硅料及组件价格下降的背景下,更加浓厚。

    既然存在超额收益,那么拥有太阳光照稀缺资源的地方政府,自然掌握了利益瓜分的话语权。

    这跟房地产开发的逻辑类似。

    都是土地资源开发的价值变现,虽然土地占用时间及土地品质不及房地产,但对于房地产穷途末路的地方政府而言,已经十分诱人了。

    同样的套路,地方政府驾轻就熟。

    03

    长期难以维继


    光伏超额收益,是这场利益争夺的基础。

    现阶段,地方政府因为拥有稀缺土地资源,而可以作为谈判筹码,吃到“唐僧肉”。

    但是,能否长期维持?

    答案是很难。

    光伏行业长期注定没有超额收益,既然没有超额收益,地方政府即便掌握土地资源,又何来唐僧肉可吃。

    本公众号在3月19日曾发表《光伏不能一马独骋,正视局限性及电力系统关系》,其中提到:

    光伏具有三大先天局限性,要最大化发挥价值,在可预期时间内都离不开火电、电网和储能的共同支撑,它们是光伏发展的重要盟友,彼此构成了可持续的新型电力系统。

    光伏作为发电端,要与用电端进行市场化匹配,就要弥补稳定性、时间局限性和空间局限性,就必然在现有商业规则基础上付出更多的调峰、调频、储能等成本或代价。

    这种代价,现阶段尚未充分体现在光伏成本当中。

    随着这种隐性成本的显性化,光伏超额收益也将逐渐消退,地方政府可以“揩油”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

    这种情况,在部分“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试点地区已经开始显现,光伏市场化定价正在到来。

    高调的光伏行业,到了不得不正视自身局限性,并为此买单的时候。

    当然,光伏技术仍在不断迭代,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度电成本不断下降或将最终弥补自身局限性的补偿,届时面临何种利益分配机制不得而知。

    这是光伏行业迟早面对的宿命。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blackumbrellabooks.com 版权所有
    国产TV爆乳美女羞羞视频

    <pre id="3pl7l"><ruby id="3pl7l"><ol id="3pl7l"></ol></ruby></pre>
    <track id="3pl7l"><span id="3pl7l"></span></track>
    <address id="3pl7l"><strike id="3pl7l"><span id="3pl7l"></span></strike></address><listing id="3pl7l"></listing>